一廟一戲臺見證百年古圩滄桑 不少古建筑灰飛煙滅
來源:當代生活報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10-22 閱讀:
如今,北帝廟的香火依然繁盛,每逢初一、十五都有眾多善男信女前來燒香許愿。另外,那連圩每年農歷四月二十還舉辦廟會,七月初七民間“賽巧”,都會進行規(guī)模較大的祭祀活動。目前,據村里一位90多歲的老奶奶說,她小時候還曾在廟會上扮演過“花童”,被鄉(xiāng)親們抬著在街道上巡游。
那連古圩歷史故事圖
那連古圩歷史故事圖
歷經浩劫
曾先后數次遭到人為破壞
10月16日,記者在那連古圩采訪時,看到北帝廟的主體建筑依然完好,屋檐、梁架上的雕刻和壁畫精美,卻有明顯的破壞痕跡。如壁畫被涂抹嚴重,有的地方甚至被鏟掉,而梁架上的浮雕人物則大多沒有腦袋,只剩下身體軀干。
那連圩負責人李兼祧告訴記者,那連圩的古建筑包括北帝廟在內,歷史上曾數次遭受洗劫和人為破壞。相傳在北宋年間,越寇李德政王朝率兵分兩路攻打邕州城,其實一路人馬沿嶺南東道經鹽運古道途經那連圩,放過一把大火,燒掉了半條街。
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軍占領南寧后,曾對那連圩的文物古跡大肆破壞。1958年“大煉鋼鐵”,那連圩眾多參天古樹以及古建筑被拆,作為燃料“煉鋼”。而到了文革期間,僅存的北帝廟和古戲臺,廟內壁畫遭到破壞,梁架上雕刻的人物頭像被毀。
隨后,北帝廟改為當地小學校園,廟宇門楣上的題字被人用石灰膏抹平,再用毛筆寫上“孟連小學”和“那連小學”。直到1989年,原邕寧縣成立了文物保護機構,這才重新選址修建小學,再鏟去石灰膏,顯現出掩蓋在下面的“北帝廟”字樣。如今的“北帝廟”三個大字,就是當年廟門題字的真跡。
北帝廟對面就是這座古戲臺
北帝廟對面就是這座古戲臺
繁華不在
根據老人描述繪出古圩舊貌圖
如今,那連圩隸屬南寧市邕寧區(qū)蒲廟鎮(zhèn)孟連村,水上碼頭早已廢棄,青石板地面上只留下兩排閘洞。當地人說,以前工人從貨船上裝卸布匹、食鹽等貨,每通過一次閘門領取一根竹簽,用于報稅和結算工錢,從碼頭上來就是鹽業(yè)邊關稅務所在地。
曾經商賈云集,車水馬龍的集市,是如何沒落的呢?邕寧區(qū)文物管理所所長劉炳政認為,民國時期,八尺江水位逐年降低,大型商船無法停泊,于是碼頭只好廢棄,部分已在那連置房的客商,大部分遷往蒲廟碼頭,那連圩隨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常言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直到建國以后,那連圩的街道依然雄偉氣派、古建筑林立。
在北帝廟內的墻壁上,記者看到一組手繪的圖畫,上面不僅描繪有那連圩舊貌,還有村民洗衣浣紗、市面商業(yè)興隆的場景,儼然一幅那連圩的《清明上河圖》。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