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文化遺產不能靠“吐槽”
來源:中國文物網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12-23 閱讀:
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通過決議,將韓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4國聯合申報的“拔河”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消息一出,部分中國網民立即開啟“戰(zhàn)斗模式”,有的憤慨于韓國又“搶了”我們的文化,有的指責為什么我國政府不將“拔河”申遺,還有的酸溜溜地感嘆“丟沙包”“蕩秋千”“踢毽子”不久也將成為別國的文化遺產了。
我們能夠理解這些網友的心情。前有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被別國搶先向聯合國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又有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拔河”被“搶注”。據說,漢字、活字印刷術、風水等也被一些國家“盯上了”,打算將其申報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們的一些非遺項目沒有成功申遺或被別國“搶注”,這固然令人遺憾,但我們更應關注的是我們已有的非遺是否得到了有效保護。以傳統(tǒng)戲曲為例,1959年我國尚有368個劇種,目前只剩下286個,相當于平均每兩年就有3個劇種消失;全國有74個劇種只剩一個職業(yè)劇團或戲班,處于幾近消失的邊緣。伴隨劇種遠去的是老一輩藝人,而一些劇種即便申請上了“保護項目”,也難逃衰落命運。比如,曾在山西、河北一帶流傳的賽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但眼下已經沒有演出,成了現實意義上“遺失的藝術”。讓人費解的是,這么多我們身邊的文化遺產如此迅速地消失,并未引起社會足夠的重視,更沒有成為網友們熱議的話題。一些人一邊對我們的非遺被別國“搶注”捶胸頓足,一邊卻又對我們身邊不斷消失的文化遺產熟視無睹,這只能讓人懷疑他們在網絡上為“‘拔河’被‘搶注’”而開啟的“戰(zhàn)斗模式”只不過是過過嘴癮而已,而非出于對自己文化遺產深沉的愛。
其實,不管是世界級非遺還是國家級非遺,設立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人們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進而推動人類文明的共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既非像商標,能夠帶來切實的物質利益,也不同于奧運金牌,能夠帶來巨大的榮譽,它更多意味著一種責任——一個國家、地區(qū)的文化遺產越多,其傳承人類文明的責任就越重。
因此,對非遺的保護,絕非是簡單地比比誰的非遺多,也絕非是互相爭論“哪個非遺是你的,哪個非遺是我的”。如果我們不能把對非遺的保護落實到行動上,那申請再多的世界級非遺,最多也只是滿足一下國人小小的虛榮心而已,并無多少實際意義。
總之,嘴動不如行動。對包括非遺在內的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與其“吐槽”人家搶了我們的文化,不如從骨子里真正尊重和熱愛我們的文化,與其比誰的非遺多,不如比誰把自己的非遺保護得好。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