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的路面上清一色鋪著青磚,路中間是一條寬約1.5米的水溝,上蓋青灰色板蓋,板蓋間每隔2米有條較大的槽縫以納雨水,路面雖小卻平整潔凈。
“媽,我回來了!奔易∩裢1號的饒少軍下班回家,直接走進(jìn)了家門!耙郧懊看芜M(jìn)家門前都要在門口的石階或墊子上蹭下鞋底,因?yàn)槁访嫣K!别埳佘娀貞浾f,自他小時起,神童弄一帶的路面都是中間凸起的水泥路,路邊有條大約深5厘米、寬10厘米的小邊溝,上面沒有蓋子。平常日子,小邊溝被堵住,他們就得拿著竹條去疏通;下雨時,里面的水和垃圾還會漫出來!澳菚r有些居民會直接往路上倒垃圾,現(xiàn)在幾乎沒有了。”饒少軍笑著說。
去年,神童弄一帶被改造提升,破碎的水泥路面鋪上青磚,路中間開了一條管道,附近的幾家小餐館增設(shè)了隔油池等設(shè)施。小巷人家的廚衛(wèi)廢水,通過雨污分流或雨污截流等方式,順暢地流出里弄,匯進(jìn)污水處理廠。
龍泉市區(qū)現(xiàn)有大大小小里弄小巷120多條,涉及3個街道、11個社區(qū),7.6萬人居住其中,他們在小巷里吃住行嬉。提升后的里弄小巷,疏通了排水,新鋪了路面,保留了老建筑,老街坊們的心情也變得順暢。
從神童弄拐到與它垂直的立新弄,落日余暉中穿過鋪著青磚的路面,直到外面車水馬龍的新華街。
“來,你們讓我打點(diǎn)水!痹诹⑿屡镒涌冢幸豢谒乃姆椒降乃,85歲的何心芝正拿著一個小水桶從家里出來。三位坐在井欄上聊天的老街坊連忙起身。
何心芝在水井邊住了50多年。盡管上世紀(jì)90年代自來水管就鋪到了巷子里,但她還是喜歡到這口沒有名字的水井里打水,洗衣洗菜。前兩天氣溫驟升,井里的水還涼快著。
“這口井比我還老很多,有一支半毛竹那么深,大約8米,從沒干涸過!崩先吮葎澲f,以前巷子里的污水常常滲到地下,井水就會泛渾、泛味。為此,曾有人提出要把這口井填掉,但遭到老街坊們的一致反對。去年在鋪雨污水管道時,施工單位特地對老井井體進(jìn)行加固,保留了這口古井的記憶。
從這種無名的老井到宋代的云水渠、清代的后嚴(yán)廟,老建筑、老設(shè)施在整個提升工程中都被給予了細(xì)心對待和保護(hù)。
街坊們對里弄有感情,因?yàn)檫@是他們一輩子的生活和記憶。
“黃老師,回去啦?”“回去找個老朋友商量明后天演出的事! 64歲的黃偉芳結(jié)束了一天的排練,推著自行車與各位老友告別。開朗精神的狀態(tài),讓人絲毫察覺不到她是失獨(dú)老人。
去年11月,龍淵居家養(yǎng)老服務(wù)照料中心由原來的一棟老房子改建成立,成了部分龍泉市區(qū)老人們的首選活動場所。這里不僅有人幫忙做飯,還有免費(fèi)的活動場地,老人們就如串門一樣來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