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期聊城的古建筑
來源:聊城新聞網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5-21 閱讀:
這一時期,聊城出現(xiàn)大量城址。其共同特征是有城墻遺跡,所以叫它們“城”。由于這些城邑的性質難斷,考古學界有人含混地稱它們?yōu)椤拔幕恰薄A某蔷硟鹊某且匾?guī)模大小不等,這些城邑傳達出了原始社會晚期或文明社會早期的信息。聊城有9座龍山文化城,其中,陽谷景陽岡、茌平教場鋪是全國最大的龍山文化城,有“都、邑、聚”等級結構。
景陽岡文化城位于魯西北黃河沖擊平原陽谷縣張秋鎮(zhèn)景陽岡村,西北距陽谷縣城17公里,南距黃河約4公里。發(fā)現(xiàn)于1973年,1978年被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發(fā)現(xiàn)灰坑內有牛骨架1具,1994年,發(fā)現(xiàn)夯筑遺跡,鉆探后發(fā)現(xiàn)為龍山文化城,1994年底,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鉆探,發(fā)現(xiàn)大小臺基2座。1995~1996年,揭露面積為1200平方米。
城墻為東北--西南向,方向為43,城墻寬20~25米,東墻中段因村莊所壓,無法詳考,呈圓角長方形,長1150米、寬300~400米,總面積38萬平方米。有大、小臺基2座。大臺基在城址南部,略呈圓角長方形,南北長520米、寬175米,面積9萬余平方米,是自然沙丘加工而成。小臺基在北面,平面略呈方形,1萬平方米。大小臺基之間有夯土,依其疊壓關系,由晚至早分4組。臺基高度約為5~6米,曾經過多次擴建、增高,形制為階梯形,臺地和城垣之間,有文化堆積。據試掘情況推斷,“大臺址”應是平民房屋和貴族宮殿的基地,“小臺址”應是宮殿基址及祭祀之地。18條灰溝,呈東西向,長21~82米、南北寬0.8~4.1米。100多座灰坑,大小不一。有圓桶形、圓鍋底形、橢圓形、橢圓鍋底形、不規(guī)則鍋底形。出土大量龍山時期陶器,陶器以罐為主、鼎較少見,實足尖陶 大量存在。角器、石器、蚌器、草拌泥、灰皮及狗骸骨、整羊骨架,小臺基中部灰坑中有整牛骨架。其中還有不少兵器如蚌刀、角戈形器、鹿角器、雙孔石刀等。有的器物飾以麥粒狀繩紋至足尖,方格紋占一定比例。
9組龍山文化城特點 成組分布,排列密集,在全國為首次發(fā)現(xiàn)。每組群中有一座大型中心城址,中心城有大型臺址,在全國也屬首次發(fā)現(xiàn)。土臺式建筑程序是先分層筑起高于地面的臺基座,并與四周修城漫坡狀以利散水,然后在臺基上直接或挖槽起墻建房。這種采用了夯筑技術,由臺基護坡、土墻和室內地基構成的房屋,在技術上已開后來中國臺基式建筑的先河。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