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紫禁城
紫禁城宮殿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善的舊皇宮,這里曾經(jīng)居住著明、清兩代24位皇帝?稍谶@座宮殿中,至今依然有許多無法破解的謎團(tuán)。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鄭連璋介紹說,朱元璋在選擇皇帝接班人時(shí),首先就想到他的大兒子朱彪,但不幸的是洪武25年朱彪死了。朱元璋有26個(gè)兒子,他本意想立皇四子燕王朱棣,但遭到大臣們的反對(duì),學(xué)士劉山武說皇孫(朱彪的兒子)年富力強(qiáng),是第一長子順理成章。如果選擇老四朱棣燕王,秦王(老二秦王在陜西)、晉王(老三是晉王)怎么辦呢?因此朱元璋就這樣確定了。朱元璋在洪武31年去世后,他的皇孫繼了位。
鄭連璋介紹說,皇孫建文皇帝覺得這些叔父?jìng)儎?shì)力太大,需要削弱藩王,因此引起了皇權(quán)內(nèi)部的斗爭(zhēng)。燕王朱棣起兵攻到南京奪取了皇位,他就想在北京建宮殿。
朱元璋當(dāng)了皇帝以后,想把皇都建在自己的老家臨濠,也就是今天的安徽鳳陽,但遭到大臣們的反對(duì),宮殿營造了六七年便停工了。不久在南京城東隅又造起了一座宮殿。
我們今天看到的北京紫禁城就是明成祖朱棣在鳳陽、南京紫禁城的設(shè)計(jì)基礎(chǔ)上建造的。朱棣曾是鎮(zhèn)守北平的燕王,他認(rèn)為他的根基在北平。于是下令在元朝大都的東邊建一座新城,同時(shí)把皇宮也建起來。
遵照皇帝的詔令,建造皇宮的上好木料,是從湖南、云南等地采伐來的。據(jù)說,每當(dāng)大樹砍倒以后,都不可能立即運(yùn)輸,總要等到雨季利用洪水把樹木從山上沖下來,再由江河水路運(yùn)到北京的。
建造皇宮用的巨大石料,大都是從北京附近的房山、盤山開采來的。那巨大的石料是怎么運(yùn)到北京城中的呢?冬天,民夫們潑水成冰,鋪成一條冰道;夏天,就在路上鋪上滾木。保和殿北面的云龍石雕,是紫禁城里最大的一整塊石雕,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重達(dá)200多噸。這塊石雕,從房山運(yùn)到北京50多公里,2萬多民夫用旱船拉運(yùn),走了28天,耗銀11萬兩。
從明成祖1406年建殿,歷時(shí)14年,到1420年,動(dòng)用10萬工匠,100萬夫役,耗銀無數(shù),終于建成了北京紫禁城。
“三大殿”和“五重門”
紫禁城中,最主要的宮殿建筑是治朝三大殿,也就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用來舉行隆重的朝會(huì)典禮,中和殿是皇帝臨太和殿之前的暫坐之處,保和殿是皇帝賜宴王公大臣、舉行殿試、審批考卷、點(diǎn)狀元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