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文
多數文字難以辨認,可見“董其昌”字樣
鎮(zhèn)江華山村素有“江南第一村”之美譽,在有關部門公布的中國優(yōu)秀傳統古村落名錄上榜上有名,近兩年又先后榮獲“江蘇省歷史文化名村”和“鎮(zhèn)江市最美鄉(xiāng)村”等榮譽稱號。該村文化底蘊豐厚,歷史遺存眾多,這塊碑就是其中之一。
此碑上刻有《華山張王廟記》,碑高193厘米、寬99.5厘米、厚24厘米。因為當過搓衣板,碑文基本風化磨平,僅有部分文字隱約可見,大多數文字也許將成為千古之謎。據記載,這塊碑是明朝天啟元年勒石,也就是刻于1621年。碑文后半截羅列了多個人名,可能是當時捐款或對修廟有貢獻的人物姓名。
在碑額中間刻著12個篆字,據碑拓專家竇啟榮考證,其篆書為“邑侯楊公清理華山廟基碑記”,高58厘米、寬101厘米、厚26.5厘米,呈半圓形,三面雕有龍紋。由于碑文刻有“董其昌”等人的名字,有人推測,此碑或碑額系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書……
據竇啟榮等專家研究,碑文左上角的虞大伏、陸彥章和董其昌都是明代進士和官員。左下角的“奉制大夫”孫云翼歷任廣東龍川知縣、彝州知州、陵州知州,丹陽人。他們與華山村修張王廟有何關系,尚有待于繼續(xù)考證。
搶救
風化破碎成16塊,最終被“縫補”起來
據許多村民回憶,在被抬去做水碼頭墊腳石之前,碑身和碑額就是一個整體,如今恢復了原狀。
據了解,這塊古碑能重新豎立離不開眾多有識之士的努力:當年華山村的古文化保護協會成員、如今78歲的業(yè)余文管員解小祥,趁池塘干涸時,召集人將其抬至村委會對面進行保護。
從小去蘇州當學徒并工作、最近才回到闊別64年故鄉(xiāng)省親的耄耋老人、“姑蘇老柏”張大華偶然得知碑額風化破碎,但有人不同意修繕此碑額,便捐款2000元,用于搶救這塊碑額;焦山碑刻博物館推薦的資深石匠肖春榮奮戰(zhàn)5天,終于將風化后破碎成16塊的碎石重新拼合成一個整碑。
今年72歲的楊俊達先生,多方聯系奔波,最終促成各方達成一致意見,對古碑進行保護。
鎮(zhèn)江新區(qū)社發(fā)局有關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們重視古碑的保護工作,將指導村委會進一步采取保護措施,做好古村落文化遺產保護,促進傳統村落歷史文化的延續(xù)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