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場
院門和門框已恢復原狀
記者前日來到門頭溝齋堂鎮(zhèn)沿河城村,從村西側“永勝門”進入后,路旁隨處可見倚墻曬太陽閑聊的老人,這幾天152號老宅門口的石墩被盜一事,成了他們的心結,“祖祖輩輩多少代了,村里一直平平安安,現(xiàn)在夜里居然進了賊,這都什么事兒啊”,“我們村兒里這些老房子老建筑,村民想自己拆了重蓋或者翻修都不行,這些都是文物,祖上留下來的,哪知道會被人偷走!”
恰逢周末,不知情的游客紛紛在152號院門前合影。此時院門和門框已經(jīng)被修好恢復原狀,但兩側門框下方被磚塊臨時填充的洞口與整體建筑十分不協(xié)調(小圖)。
村民王先生介紹說,沿河城是一座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的古城,152號院是坐南朝北的二進院落,原是明朝守備衙門,在民國時期被重新翻蓋裝修,成為地主莊園。精雕的影壁,木雕的門窗,還有門口的石墩,都是這個小院兒的獨特之處!斑@對門墩兒是漢白玉的,數(shù)百年歷史的文物了,一夜間被盜,我們村里人都心疼得不得了!
住戶
賊應是從里面把門墩撬走
152號院唯一一戶常住戶楊先生聊起丟失的門墩,眼淚都快流出來了,“6日夜里,我喝了點酒,睡得早,睡得也沉,半夜里啥動靜都沒聽見。但根據(jù)后來發(fā)現(xiàn)的梯子和院里的腳印來看,賊應該是爬進院子,從里面把門墩撬走的!睏钕壬贿吇貞,一邊怒氣沖沖地指著院門說道,“太猖獗了,太猖獗了,現(xiàn)在看著這門框兩邊空落落的,我這心里太不是滋味兒了!
家住152號院對面的王先生,是最早發(fā)現(xiàn)盜竊案的村民之一,“4月7日早上六點多,我一開門就發(fā)現(xiàn)門口有一個被踩斷的木梯子。這時候正好有人路過,和我說152號門被砸了。我們當時還擔心院里人的安全,沖進去發(fā)現(xiàn)人沒事兒也算放了心。但看著門口石墩丟了,門也被砸壞了,心里又氣又難受”。
在城里工作的村民思思告訴記者,知道這事兒后他立刻趕回家,“覺得這事特別不可思議,我們村向來民風淳樸,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村里三百來戶居民關系親得就像一家人。現(xiàn)在發(fā)生這樣的事兒,老人都很失落,家家都警惕起來。”
進展
被盜門墩系文物
警方立案
事后村民立刻告知村委會并報案,記者看到村民展示的齋堂派出所的受案回執(zhí)。
門頭溝區(qū)文化委員會文物科的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被盜的沿河城村152號院確系門頭溝區(qū)登記在冊的文物,“是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候登記的,院門口的石墩是文物建筑的附屬物,也是受到保護的”。而記者在門頭溝區(qū)文委網(wǎng)站查詢得知,沿河城和敵臺在1984年就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