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死里求生,發(fā)財夢也是下海的另一個重要理由。當時明朝斷絕了官方的朝貢交易,導(dǎo)致海盜走私團伙日漸猖獗,中國的生絲、棉布、陶瓷、藥品等,都是日本的搶手貨,日本不少富商、無賴也打起了做海賊賺取厚利的算盤。不僅僅如此,海賊的背后還有大名的資助和庇護。日本歷史學(xué)家井上清這樣定義"倭寇":"從十三世紀初開始,九州和瀨戶內(nèi)海沿岸富于冒險精神的武士和名主攜帶同伙,一方面到中國和朝鮮(高麗)進行和平貿(mào)易,同時也伺機變?yōu)楹1I,掠奪沿岸居民。對方稱此為倭寇,大為恐怖。"
日本十九世紀著名學(xué)者佐藤信淵總結(jié)日本海賊的出處說:"從永正、大永時起,伊寧國因島、久留島、大島地方人士,飯?zhí)、大島、河野、脅屋、松島、村上、北浦各地人士,相繼渡海到海外,從事海賊勾當以富家室;并以野島領(lǐng)主村上圖書頭為議事之主,各集其所屬之浮浪人共三四百人,分乘大小十余艘船,航行大海……剽掠近海諸邑,奪取種種財物器械,以富其家……致四國、九州濱海之諸浪人、漁夫、船夫、無賴等逐漸加入其行列,因而人數(shù)日多。后來,其眾竟有八九百人或超逾千人者。"
在明日朝貢貿(mào)易正常的百余年內(nèi),倭寇到中國劫掠的次數(shù)并不很多,因為日本的將軍、大名為了保護航路也進行嚴打。在嘉靖中期明日朝貢貿(mào)易中斷以后,情況才為之大變。
明代,從日本到中國的船,一般都是在三月到五月從平戶的"五島"或薩摩出發(fā),經(jīng)過大小琉球(沖繩島和臺灣),到達浙江、福建、廣東。當年日本遣唐使的船只到中國,在海上要航行幾十天甚至數(shù)月,旅途之艱難駭人聽聞,我們在中學(xué)課本熟悉的著名遣唐留學(xué)生晁衡(阿倍仲麻呂),就是因遭遇風(fēng)暴死于回國的路上。
而到了明代,人們對季風(fēng)的知識已經(jīng)日漸豐富,加上船只的制造技術(shù)有了發(fā)展,從日本出發(fā),如果掌握好風(fēng)向,只要幾天就能順利到達中國。
《日本圖纂》上這樣描寫當時的日本船:"日本造船與中國異……其船底尖,能破浪,不畏橫風(fēng)、斗風(fēng),行使便易,數(shù)日即至也。"至于船的大小,從能載二三十人至六七十人不等,也有能載二百余人的大船。
就這樣,一群又一群的日本海賊,滿懷對財富的渴望,乘風(fēng)破浪地向大海彼岸進發(fā)--富裕而軟弱的中國,就是他們的目標。
2. 真倭的姓名哪里去了?
第一次看到倭寇的明代江浙沿海居民,沒有絲毫警惕性,像看動物園猴子一樣。
嘉靖三十二年夏,一個普通的早晨,浙江嘉興鹽邑縣早起趕海的老百姓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一艘長八九丈的海船停泊在海灘,船上有六十幾個"髡頭鳥音"的怪人,還帶著槍刀弓矢。當?shù)氐难埠9佘姲儆嗝麌松先,問他們(yōu)楹味鴣恚瑹o奈語言不通,只好搬出一張小木柜鋪上紙,用筆交談,船上一個懂漢字的人寫道:"我們是日本人,從本國而來,停船是因為舵壞了,想問你們借點糧食,等修好舵就走。我們不是壞人,不要逼迫我們,不然我們就和你們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