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不是簡單地“打開大門請客來”,文物保護部門始終要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作用
·社會力量參與文博事業(yè),要找準切入點,形成關注點
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和利用,是這些年來文物和博物館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文物認領、志愿服務都是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的有效形式。盡管各地進行了多種有效嘗試,但是,如何讓社會力量參與進來,依然是文保部門需要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
文物認領
讓保護文物的人多起來
文物認領在山西南部的曲沃縣已經成為人們熟悉的詞匯。但是七八年前,曲沃縣文物部門根本沒有想過“認領”這個詞還能用到文物上。
“路是走出來的。”曲沃縣文物旅游管理中心文物管理所所長呂小明這樣表達他們的探索過程。曲沃縣無論人口還是面積,在山西都是一個“小縣”,但在文物方面,卻十足是一個“大縣”。這里發(fā)掘出19座晉國古墓,不僅地下文物豐富,地上的古建筑也很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顯示,曲沃有264處古建筑,全縣各類文物保護單位550多處。
“最大的問題是古建筑絕大部分年久失修,瀕臨毀壞!眳涡∶髡f。這些建筑雖然經歷了數百年歲月風霜,但由于它們多數散落在鄉(xiāng)村山野,村民無力維修,甚至很多人抱怨古建筑是發(fā)展的“包袱”,思謀著變賣古建蓋新房。全縣260多處古建筑,得到全面維修的不足10處,單靠政府投入和文物部門的財力,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縣城貢院街有一個明代建筑四牌樓,在街道改造中,這處古建需要落架維修。因為資金不足,縣文保部門發(fā)動了社會捐款。不料,僅全縣機關事業(yè)單位職工就捐款35萬元。這讓文物部門認識到,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正在轉化為一種文化自覺,社會熱情是文物保護的重要力量。
于是,曲沃文博部門在討論如何打開大門,吸引民間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和利用時,想到了“認領”這個辦法。經過多次討論,他們制定了《古建筑認領保護暫行辦法》,經縣人大通過后公布實施。辦法出臺不到一年,就有4處古建筑得到認領。目前,全縣已經有8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被認領,社會力量投入文物保護資金2000多萬元。
現在,山西省推出了“文明守望”工程,動員各方力量保護文物。全省推出450多處不上等級的文物,發(fā)動社會力量參與保護利用!拔奈镎J領,一方面是為了保護文物,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群眾的文物意識,讓保護文物的人多起來。”山西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趙曙光說。
志愿服務
讓懂文物的人多起來
招募志愿者是文博系統(tǒng)動員社會力量的普遍形式,也是頗具影響力的一項工作。河南省博物院黨委副書記丁福利介紹他們的業(yè)務時,就把“志愿者服務品牌”當做一項重要內容。
河南省博物院的志愿者隊伍2004年就建立起來了。丁福利說,現在志愿服務已經從單一的展館講解走向多元服務,先后有3000多人參與,其中日常服務在300人左右,有150多人是中小學生。
據介紹,河南省博物館每年要接待200多萬人次的參觀者,其中70多萬人次是中小學生,自身的講解員隊伍滿足不了需求。于是他們借鑒“商業(yè)分銷”理念,開始在各個地方開辟“歷史教室”,每天上下午各講一場。講解圍繞文物保護和觀摩、傳統(tǒng)節(jié)日、傳統(tǒng)文化等內容,深受廣大觀眾歡迎。今年起,各個地市級博物館都建立了“歷史教室”。“這樣就形成了院內一個、院外N個的服務教育體系!倍「@f。
培養(yǎng)志愿者隊伍是很多博物館動員社會力量的抓手。記者調研的幾個地方,不論博物館規(guī)模大小,都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位于安陽郊區(qū)的殷墟博物館擁有一支120多人的志愿者隊伍,每周六日,志愿者都到博物館來義務講解。中國文字博物館的注冊志愿者有180多人,他們被稱為“文字小博士”,很多都是中小學生。志愿者服務既是一項公益服務,也培養(yǎng)了更多懂得文物、熱愛博物館的人。
提升水平
讓社會參與度高起來
文物的社會價值必須在服務社會中得到體現,但是文物保護本身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和利用,不是簡單的參與,必須要注意專業(yè)界限。
我們在采訪中聽到過這樣的故事。一個地方動員社會力量認領文物,古建筑被企業(yè)家和老百姓“認領”之后,擺上香案,成為香客活動的場所。還有一個地方動員社會力量來參與一處舊石器遺址的保護,有人投資在這里建起一個公園。但公園門口竟然塑起高大、粗糙的恐龍像,建成了一個“恐龍園”,一點也體現不出舊石器發(fā)掘的味道。
“社會參與文物保護必須有邊界,要講究科學性!鄙轿魇〔┪镌涸洪L石金鳴說。文物保護部門不能為了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無原則合作”。
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不是簡單地“打開大門請客來”,文物保護部門始終要發(fā)揮專業(yè)作用。趙曙光說,這個作用就是“把控好底線,劃好邊線,做好引導工作”。他認為,底線和邊線就是不能破壞文物!
河南省博物館從2011年開始組織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連續(xù)四屆大賽征集到創(chuàng)意設計方案3200多件。這是他們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中來的一次嘗試。丁福利說,大賽創(chuàng)辦之初他們就在考慮要吸引社會關注,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他們以文化熱點為切入點,每屆大賽都要確立一個社會關注度高的主題,這是大賽能夠連續(xù)成功舉辦的關鍵。
社會力量參與文博事業(yè),要找準切入點,形成關注點。讓社會力量走進來,把博物館帶回家,以豐厚的傳統(tǒng)文化滋養(yǎng)我們的生活,這是“讓文物活起來”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