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年時間,具有特別重要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紅山文化時期積石冢三次被盜掘,積石冢原歷史風貌和文物本體嚴重損毀。遼寧省凌源市法院近日對紅山文化時期積石冢被盜系列案宣判:團伙重要成員祁景玉犯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并處罰金4萬元。
法院經(jīng)審理查明,2013年6月的一天,祁景玉伙同黃某某、張某某、任某某(三人已判刑)先后兩次到凌源市宋杖子鎮(zhèn)北房申村四組東南1000米山梁上郭家洼一處古墓,使用金屬探測器、鐵鍬、鎬等工具進行盜挖。盜掘出玉璧兩個、玉環(huán)一個。同年10月,祁景玉伙同黃某某、張某某來到凌源市東城街道辦事處高杖子社區(qū)騰杖子村民組東1500米臥牛石南坡一處古墓,盜掘出玉鐲子三個、馬蹄形玉箍一個。
經(jīng)遼寧省文物保護中心鑒定,上述兩處古墓為紅山文化時期積石冢,屬于國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盜掘行為造成積石冢原歷史風貌和文物本體嚴重損毀,有關(guān)歷史文化信息丟失。
此外,2013年至2014年,祁景玉團伙還有3次盜掘行為,造成了一處戰(zhàn)國時期遺址、兩處遼金時期遺址嚴重受損,有關(guān)歷史文化信息丟失。
法院認為,被告人祁景玉伙同他人盜掘具有特別重要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使遺址及墓葬遭到嚴重破壞,有關(guān)歷史文化信息丟失,其行為已構(gòu)成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系共同犯罪。法院作出了上述判決。
紅山文化發(fā)源于我國東北西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的農(nóng)業(yè)文明。其中著名的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位于遼寧省朝陽市的凌源市與建平縣交界處,在此發(fā)現(xiàn)了距今約5500年前的大型祭壇、女神廟、積石冢和“金字塔”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