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問
遺址公園為何動工難?
一位業(yè)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天壇所在部分區(qū)域屬地管理權屬于陜西師范大學,且周邊住宅建筑較多,拆遷改造較為困難。
如今西安天壇僅開掘出“圜丘”。整個圜丘呈層狀圓臺形,壇體分四層,層高1.5-2.3米不等,均由素土夯筑,并用黃泥抹平。龔國強說,天壇應為組合性建筑,目前僅發(fā)掘出圜丘,周邊應有多個輔助建筑,如休息、宰牲口場所等。
由于周邊房屋無法拆遷,龔國強等人無法做進一步考古發(fā)掘。
安家瑤也表示,根據(jù)古獻記載,壇外幾十米有矮墻,且祭祀時會有玉制品,也可能被埋在周邊建筑物之下。
此外,安家瑤還提及,西安申請世界文化遺產(chǎn)時,天壇因周邊環(huán)境較差遺憾落選。她回憶道,2007年西安申請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時,曾考慮將天壇遺址納入其中,但由于其周邊城中村、居民樓等環(huán)境較差,未能入選。
遺址文物價值如何?
西安天壇遺址始建于隋,并作為皇家祭天場所沿用至唐朝,比北京的明清天壇早千余年。遺址高8米,12個坡面均有臺階,顯得頗為雄偉。臺階稱“陛”,位于正南方最寬的“陛”為“午陛”,是皇帝登壇的階道。史料記載,隋唐兩代共有包括女皇武則天在內的21位皇帝在此舉行祭天儀式。
1999年3月,西安天壇“重見天日”。曾參與考古發(fā)掘的西安天壇遺址發(fā)掘負責人安家瑤回憶,根據(jù)文獻記載確定了天壇圜丘的大致位置,剛好此處有一個土包,便在此開始了發(fā)掘工作。
她講了一件發(fā)掘時的小插曲!坝泻芏喑龊跻饬稀,安家瑤說,“史書記載壇是4成,前期大家就琢磨,成是什么意思。后來發(fā)現(xiàn)原來4成就是4層的意思”。
龔國強介紹,根據(jù)唐朝官方的正式記錄,大部分皇帝都曾在這里登基祭拜天地。形式、位置和功能也與北京的明清天壇有很多相似之處!坝伤膶铀_組成,位于舊時古城的東南方,通過宰殺牲畜祭拜”,龔國強說,“這些都和北京天壇類似”。
西安天壇的價值并不止于此。龔國強認為,這里曾是中世紀東方大都市、絲綢之路起點,作為隋唐長安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歷史見證,應盡快完善保護。
目前如何保護遺址?
雖然規(guī)劃一直未能動工,但對天壇圜丘的保護性修復工程2003年開始就已著手進行。龔國強介紹,保護措施包括在天壇本體上覆蓋一層沙層,再涂抹素土、石灰等保護層。此外,還將用圍欄將壇體與周圍建筑分隔開。
西安市隋唐長安城遺址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也曾介紹,已在其中一條陛上搭建木質踏步,并覆以桐油保護。研究者和參觀者可以通過這條踏步登上壇頂,避免直接碰觸壇體,減少對素土壇體的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