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是第34個國際古跡遺址日。17日上午,一場少兒磚繪漢代壁畫活動在陜西崇文塔景區(qū)展開,50名少年兒童在近7平方米的青磚“畫布”上參照漢代壁畫進行磚繪,以此體驗陜西歷史文化內涵,宣傳今年國際古跡遺址日 “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旅游”的主題。
該活動由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西安國際保護中心(IICC-X)、西咸新區(qū)涇河新城等單位共同主辦,18日起,IICC-X正式啟動“4 18國際古跡遺址日文化遺產推廣季”活動,在崇文塔、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西安城墻、青龍寺等地舉辦一系列關于文化遺址保護的宣傳教育活動,并號召全民參與,全方位宣傳陜西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為了深化今年國際古跡遺址日“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旅游”的主題,IICC-X當天還同時舉辦了一場文化遺產保護及可持續(xù)旅游發(fā)展宣傳講座,西北大學李剛教授作為主講人,從陜西商人的發(fā)展及文化遺產保護方向,與來到現場的大學生們展開了話題討論。在一動一靜之間,加強了公眾對國際古跡遺址日的認知,傳遞了歷史文化內涵。
據了解,自2001年起,每年的國際古跡遺址日均設有專門的主題,以喚起大眾對某些特定類型、特定價值文化遺產的關注。陜西作為文物大省,擁有眾多的文化遺產與古跡遺址。本次主題提到的“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旅游文化”其本質就在于不斷保持環(huán)境資源和文化完整性,這也是對全球環(huán)保理念和“文化自信”的完美契合。
新聞鏈接:1982年4月18日,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首次提出了建立國際古跡遺址日的建議,并于次年11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2屆大會上得到批準,將每年的4月18日定為國際古跡遺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