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文物的普查建檔,我們要精細到每一根絲線。”據(jù)布達拉宮文物管理處副處長貢嘎扎西透露,到目前為止已經登記在冊的文物有10萬多件,其中6萬多件是金屬文物,還有4萬多件就是各類佛像、唐卡、金銀器、瓷器、玉器、宗教法器等文物,F(xiàn)在我們對布達拉宮殿堂里基本的陳列文物已經登記造冊完畢。
工匠精神
處處可見
據(jù)傳,布達拉宮東半部的宮墻是由拉薩一帶的前藏工匠砌筑,西半部的宮墻則由日喀則一帶的后藏匠人修成。工匠們各自發(fā)揮所長,使得東部的墻體筆直尖峭,從上部滑下一只整羊到下面就會被劃成兩半;而西部的墻體則渾圓厚實,講求流線造型,就是從上面滾下一只雞蛋,到下面也不會打破。
藏式建筑中另一種傳統(tǒng)技藝是“打阿嘎”。阿嘎土是一種黏性強而色澤優(yōu)美的風化石,使用前一砸便碎。施工時以卵石及夯實的土層等為底層,上鋪10厘米厚的粗阿嘎,淋水軟化踩實搗固后再蘸水夯打,邊拍擊邊鋪撒一層比一層碎細的阿嘎,同時不斷淋水,夯打至起漿使地平成形。夯打時間越長,夯打越密實,地面的防水性能就越好。繼而用榆樹皮等熬制的槳汁涂抹,并用光滑的卵石磨光找平,然后再用清油涂刷,盡可能滲入阿嘎深層。
東大殿有兩排大立柱,支撐著上面的三層樓。年久失修,這些柱子有的扭曲,有的腐朽。工匠們采用了“偷梁換柱”和“打牮撥正”的傳統(tǒng)辦法,即搬來一根根新方木,下面墊,上面頂,然后換下舊柱子。上面的三層樓房建筑最終毫無損傷。當然,舊木柱上的雕刻裝飾要剝離下來,按照原樣貼回新柱上。
地壟,是布達拉宮獨特的建筑基礎,起著承重作用。走進地壟,彎彎曲曲,打著電筒,如走進迷宮般的地道。數(shù)百年來,地壟里垃圾、雜物堆積如山。布達拉宮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仔細清理并運出500卡車垃圾,并經過晾曬、揀選,不使一件文物丟失。
布達拉宮堪稱壁畫的世界,幾乎有墻就有壁畫。天長日久,布達拉宮珍貴的壁畫已發(fā)生嚴重的病害:裂縫、空鼓、脫落和污染。歷史上布達拉宮曾多次擴建和維修,由于受技術條件限制,壁畫是鏟除以后重畫。而這次新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文物維修——布達拉宮維修工程,全部保留并精心保護了原有的壁畫。維修辦為工程配備了最好的壁畫藝人,國家文物局還從北京、四川、河南等地抽調國內最好的壁畫保護專家進藏。
2001年,受國家文物局之命及西藏自治區(qū)的邀請,敦煌研究院承擔了西藏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壁畫保護修復項目的前期實驗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