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長沙一直維持晴熱高溫的天氣。盡管野外工地地表氣溫最高時已超60℃,但為了配合城市基本建設項目工程進度,長沙眾多文物考古工作者仍然在奮戰(zhàn),與烈日、紅土做伴。
記者昨從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為確保野外考古工作人員安全,各野外考古工地已將炎夏考古工作調整為“起早貪黑”戰(zhàn)高溫模式,一些工地對工作時間進行了調整,6時至10時、16時至19時進行野外調勘和考古發(fā)掘活動。但即便調整了工作時間,野外考古工作者仍被不可阻擋、無處逃離的長沙高溫所炙烤。
工地仿佛懸在巨大的燒烤架上
昨日8時,記者來到長沙城北伍家?guī)X的一處考古工地。這處分布有160余座古代墓葬的考古工地孤立在一大片毫無遮攔的紅土臺上,仿佛懸掛在一個巨大的燒烤架上。在這里,既不可能設置風扇,也沒有任何房屋和樹木遮陰,唯一能做的只有在每處古墓穴旁豎一把遮陽大傘。最近二十天長沙滴雨未下,考古工地上的紅壤已完全板結,考古工作者在揮動鋤頭前,必須先用水將紅土澆濕。記者了解到,該考古工地現(xiàn)場目前已投入三十余位考古工作者,已發(fā)現(xiàn)160余座古墓,其中已清理完成140座古墓,仍有20余座古墓有待清理。
8時還不是工地最熱的時候,但每位考古工作者都早已汗流浹背。一位考古工作者用脖子上的毛巾不斷擦汗,并對記者說:“汗流到眼睛里,眼睛都會睜不開!币贿呎f著,這位考古工作者一邊用手鏟“挖”出一件完整的唐宋時期的瓷壺,這花了他近1個小時的時間。
“野外考古辛苦是自然的,我們唯有將工作做好,才能既搶救了古代文物,又給建設工程搶出了時間!蔽榧?guī)X考古項目工地負責人孫明說。
高溫悶濕和蚊蟲叮咬“夾擊”
10時許,記者趕到河西望岳街道谷山下一處雜樹縱橫、藤蘿牽蔓的野外考古勘探工地。在這里,記者遇到了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從河南洛陽請來的一支專業(yè)野外考古鉆探隊。這支考古鉆探隊曾參與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新疆北庭故城遺址等眾多著名考古勘探項目。
56歲的李錢順在新疆、黑龍江、浙江等不少省份參與過野外考古鉆探,在長沙進行野外考古鉆探還是第一次。“長沙的夏天太難受,比新疆、浙江等地要難受得多,又濕又熱。”他的表情透露出對長沙炎暑天氣的無可奈何。
在野外叢林考古,除了高溫,讓人難受的還有蚊蟲叮咬。在觀察考古鉆探隊用洛陽鏟對樹林中的臺地進行加密鉆探時,記者發(fā)現(xiàn),即使穿著厚實的長褲和運動鞋,腿腳處仍能感覺到被蚊蟲密集叮咬后鉆心的癢。然而,在長沙叢林工作的野外考古工作者,在受到高溫悶濕和蚊蟲叮咬的雙重夾擊后,耐心一分未減。“這是生土,表示人類活動尚未侵入到這一地塊下的地層。”李錢順用手撿起從洛陽鏟中起出的土塊告訴記者。說話間,他用水澆濕地面,開始鉆探下一個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