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門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浦江縣盆地東北,古建筑群歷經(jīng)宋、元、明三朝,事跡載于正史。鄭宅原名“承恩里”,北宋初年起,鄭氏在此立宅,南宋時,易名三鄭、仁義里。元代,因兩次旌表為“孝義門”而改稱鄭義門,明代被旌為“江南第一家”。
鄭義門融古代建筑、儒學思想與傳統(tǒng)民俗于一體的典型,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shù)、倫理史、教育史及民俗研究等方面的價值。居住于此的鄭氏家族,以孝義治家名冠天下。自南宋建炎年間開始,歷經(jīng)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300多年,最盛時3300人同吃一鍋飯,家訓168條。
北宋時候,有一個叫鄭淮的人與兩位兄弟遷到浦江,人稱“浦陽三鄭”。鄭淮的孫子鄭綺就是十五世同居的倡導者和開創(chuàng)人,人稱“同居第一世祖”。
鄭綺善讀書,他肩負著振興家業(yè)的重任,開始以“孝義”為宗旨治理家政。鄭氏家族在明朝初年,步入鼎峰。此時,它已是“闔族殆千余指”,家族規(guī)模宏大,組織嚴密,為世人矚目而譽播八方。其不少族人參與了朱元璋王朝各項政策的制定,而朱元璋出于治國的需要,也借鑒鄭氏家族的治家實踐,以便有效地控制政局。
當年明太祖朱元璋,來到了浦江,閱覽了這個三千多人的大家庭尊老愛幼,和睦相處,驚嘆之余立即冊封為“天下第一家”,封完了朱元璋也后悔了,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封了人家是天下第一家,那皇室到那里去了?但是,金口玉言,收不回來了。
好在當時鄭氏的當家人,也就是宗長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不敢接皇帝冊封的“天下第一村”的招牌,趕緊自己做了一個“江南第一家”牌子,這樣給皇帝一個臺階下,當時朱元璋很受感動,更加器重和崇愛這個大家庭,當時在朝為官的有170多人,均忠心耿耿,無一貪官污吏。
幾百年下來,改朝換帝,漸漸失寵,加上一場大火,導致了這個家庭的敗落,最終不免為俗,分家單過。但是,直至今日,當年盛世仍讓人感嘆。
鄭宅以鄭氏宗祠為中心,其宗祠坐東朝西,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463平方米。另有十橋九閘、東明書院遺址、文井、圣諭樓、老佛社、昌七公祠、九世同居碑及孝感泉等建筑與元、明古跡五十余處。祠內(nèi)另有宋濂手植樹齡六百四十八年的龍柏九株。
鄭氏家祠始建于元初,結(jié)構(gòu)宏敞,風格古樸。一進偏門,一塊“江南第一家”的巨大匾額赫然觸目,門前兩旁書著“耕”、“讀”、“忠信孝悌”、“禮義廉恥”十個大字。這每一個字,仿佛都在向人們展示那已久遠的年代,仿佛都在向人們昭示那個年代所發(fā)生的動人故事。宗祠內(nèi)高懸眾多歷代名人題匾和聯(lián)語,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文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