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樾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歙縣鄭村鎮(zhèn)棠樾村東大道上,為明清時期古徽州建筑藝術的代表作。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里,袞繡江南第一鄉(xiāng)”。
棠樾的七連座牌坊群,不僅體現(xiàn)了徽文化程朱理學“忠、孝、節(jié)、義”倫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內涵極為豐富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歷史,同時亦是徽商縱橫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見證。
棠樾牌坊群結構布局都采用嚴格的中軸對稱手法,給人以穩(wěn)重感,在視覺的焦點處加以強調,精心雕刻。牌坊群兩側保留了永久農田,四周沒有構造物,遠眺牌坊群,七座牌坊仿佛從農田“拔地而起”,顯得格外突出。牌坊群反映了古代村落選址、建設所遵循的因地制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
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每座牌坊的建筑風格確混然一體。歙縣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質結構為主的特點,幾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質地優(yōu)良的“歙縣青”石料為主。這種青石牌坊堅實,高大挺撥。既不用釘,又不用鉚,石與石之間巧妙結合,可歷千百年不倒不敗。
棠樾牌坊的建筑藝術,凝結著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藝。所以棠樾牌坊對研究明清時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及建筑藝術和徽商的形成和發(fā)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極其重要價值。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慈孝里坊,牌坊龍鳳板上“御制”二字,意味著該坊乃皇帝從國庫里拿出銀子建造。明弘治年、清乾隆、同治、光緒年間多次整修。
明嘉靖(1552—1567年)初年鮑燦坊初建,為四柱三間一樓,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重修。旌表明弘治年間孝子鮑燦。
1981年9月,棠樾牌坊群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11月,棠樾牌坊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歙縣政府分別與有關鄉(xiāng)鎮(zhèn)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實行分級“包!,制定《徽州古建筑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方案》。對棠樾牌坊群3座牌坊等搶修、加固、環(huán)境整治。
棠樾牌坊群,忠、孝、節(jié)、義俱有,是古徽州人倫理道德、宗法思想的表現(xiàn)。而棠樾牌坊群作為歷史的見證,不僅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是徽州石材建筑的珍品,每座牌坊都精心設計和施工。
棠樾牌坊這些不僅給后人留下精神財富,也留下了文化藝術和建筑技術等許多方面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