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導演陳黛曦在拍攝任務完成后,竟如此感慨:“我甚至覺得這份工作(指修復文物)有幾分像藏傳佛教的壇城,萬般絢爛,不過一掬細沙,它存在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抹去。”正因為故宮工匠們憑了愛心、責任、智慧、匠心,終令諸如國寶級文物——隋代《游春圖》在問世至今的1400年間,雖經(jīng)多次修復卻絲毫不露修復痕跡,以至我們很難想象它經(jīng)歷過多少戰(zhàn)亂、天災和人禍,卻奇跡般地保存了下來。這實在是對文物修復工作的生動詮釋。
在世界各地,一些珍貴文物,因為自然的、人為的原因,這些文物正漸漸失去當初的風采;謴臀羧盏墓饷,自依賴于先進修復技術(shù);蛟S,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暫時還未能掌握世界一流的先進修復技術(shù);或許,因為投入的問題,它們還暫時無法對所有的文物實行修復。但這絕不能作為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加以修復的理由。必須謹記,當人類不具備足夠的智慧保護文物時,決不以看起來似乎是在保護,而實際上很可能是在破壞文物的方法保護文物。要相信后人肯定比我們智慧,他們肯定會擁有更好的保護文物的技術(shù)。
想起了寧波古剎保國寺的保護工作,其成敗得失就很耐人尋味。保國寺,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中國的古建筑研究專家眼中,其地位和價值不亞于故宮。但由于歷經(jīng)千年的滄桑,保國寺同樣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殘損。在所有維護工作中,有的效果比較好,有的效果并不如專家們所預測的,畢竟在一座有千年歷史的古建筑上“修修補補”、“敲敲打打”是極具風險的事。而況,修補上去的是新材料新工藝,長久下來,古建筑終有一天也會變成“新建筑”。因此,為運用科技保護文物的理念,使文物保護監(jiān)測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從2007年4月起,保國寺古建筑博物館委托河南大學計算機中心開發(fā)了“保國寺文物建筑科技保護信息系統(tǒng)”軟件,購置安裝了數(shù)據(jù)庫服務器、數(shù)據(jù)處理工作站、數(shù)據(jù)查詢工作站、數(shù)據(jù)查詢與展示觸摸屏以及配套的不間斷電源、照明和視頻播放設備等。這套系統(tǒng)能采集到非常豐富的文物建筑信息,包括溫度、濕度、風向、風速、地表水、地下水;地震、地基沉降與位移、振動;木材種類、紋理方向、強度;霉變、蟲蛀、腐爛、糟朽;開裂、折斷、坍縮;結(jié)構(gòu)靜力的采集、建模、計算;沉降、傾斜等等。多年的觀測,雖不能直接解決保護的問題,但這份精確“病歷”,自給他們敲響了警鐘,而且為今后“動手術(shù)”作了很好的資料準備。這就是智慧的表現(xiàn),這為今后更加全面地研究、科學地決策、謹慎地處理文物建筑,全力提高保護修繕的預見性,降低破壞文物原狀所攜帶歷史信息的可能性,提供了現(xiàn)實基礎和有效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