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沙坪壩區(qū)曾家鎮(zhèn)福來村皂角樹48號,這座有著百年歷史的老院子面臨著拆遷。院子門前那座遠近聞名的“積善昌后”石朝門,被精心地拆卸裝運,進入沙坪壩博物館的藏品庫房。
與此同時,距皂角樹院子直線距離僅3公里的復興寺村,另一座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老建筑——復興寺也正被拆卸。不同于一般的拆遷,這是一場經過精心準備、嚴格審批的文物遷移保護工程,數千件石木構件經過統(tǒng)一編號包裝,將要在不遠處的陳家橋白鶴村原樣復建,并作為沙坪壩博物館(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館)涅槃重生。
皂角樹這座石朝門成為因遷而建的博物館入藏的第一件藏品。伴隨著復興寺的復建重生,更多與皂角樹石朝門有著相似命運的古建筑構件也遷入了博物館。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王蓉/文 畢克勤/圖
拒絕跟風
——讓古建筑講自己的故事
歷時四年,復興寺終于遷建完工。這座始建于明嘉靖年間,清代至民國多次重修的古寺,由前殿、正殿、后殿和南北配殿組成,是主城區(qū)為數不多規(guī)模較大、保存相對完好的寺廟建筑群。
早在2012年,復興寺保護問題便提上日程。為了留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沙坪壩區(qū)文物部門主動聘請具有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資質的單位對復興寺進行現狀測繪,并編制保護規(guī)劃和修繕設計方案,為復興寺后續(xù)保護利用打下堅實基礎。為了順應城市發(fā)展需要,更好地保護利用文物,對復興寺實施遷移保護勢在必行。經專家論證,2013年,國家文物局批復同意復興寺遷移保護。
為了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進一步促進文物建筑開放使用,國家鼓勵文物建筑采取不同形式對公眾開放,要求不具備開放條件的文物建筑也應創(chuàng)造條件逐步向公眾開放。
早在2013年9月16日,時任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視察復興寺遷移保護工程時指出,要確保復興寺遷移后的合理利用。
如何利用?是還原成禪林道場還是開辟為文博場館?是區(qū)域通史陳列還是專題文物展覽?這一系列問題,曾讓郭小智感到困惑。
郭小智,沙坪壩區(qū)文物管理所所長、沙坪壩博物館館長,一個同文物打了30多年交道的老文博人?瓷先ズ車烂C,但一談起館里那些寶貝,立馬富有激情地演講起來!昂湍切﹦虞m一兩萬平方米體量、上萬件藏品的通史類博物館相比,我們僅僅1800平方米的面積遠遠難以滿足需求,是盲目地求大求全求新?還是獨辟蹊徑,辦出新意?怎樣能讓文物跳出鋼筋水泥的禁錮,生動地展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現在的人渴望遠離高樓大廈,到古街、古鎮(zhèn)中去憑闌懷古,體驗慢生活,而這些古建筑有著厚重的歷史積淀,是古人詩意生活的載體,傳承著深厚的歷史人文信息。故此,這個遺址類博物館必須在遵循“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的文物保護原則上,立足重慶,面向川渝,結合自身條件與場館整體氛圍,走差異化發(fā)展道路。